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交通  >> 查看详情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车联网融入日常应用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2022-03-21  责编: 殷绪江  
分享:

   当前,我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建设、智能市政、智能建造等一系列重点工作在有序开展。目前有哪些成果?获得了哪些经验?即日起,本版推出“探访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系列报道,力图探索可推广的机制模式,敬请关注。

  前不久,家住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的市民吴菲开车出行,在找地方停车时,她在手机上打开“相城智慧停车”微信公众号,点击车主服务一栏的“查询附近停车场”,页面显示苏州北站的停车场“亮着绿灯”。从停车场取车回家时,不需停车扫码支付,出口处的电子设备识别到车牌,直接通过ETC扣款放行,一点都不耽误时间。

  在相城区,“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灵活的网”,已逐渐融入日常应用,构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智慧泊车——

  解决城市停车难题

  相城区委书记季晶介绍,近年来,相城区重点打造车联网产业,接连获批江苏省首批车联网先导区、江苏省首个数字交通示范区。目前全区已集聚车联网企业超百家,初步建立全产业链,覆盖30余个细分领域。

  “高效便捷、省时省力的停车场及其支持系统,是优化交通的环节和智慧出行的基础,也是应用最广、受益人群最多的场景。”高铁苏州北站停车场项目建设方、苏州高铁新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峰介绍,以该项目为例,经过几轮升级改造,高铁苏州北站停车场已经基本实现了智能化运营。

  比如,在车网协同上,实时上传空位数量,根据路况有序引导就近停车;在支付方式上,以电子支付为主,提供无感支付、数字货币、ETC等17种方式;在自助开票上,率先开发牌号电子发票查询功能,支持离场开票,避免排队拥堵。

  而未来实现停车功能升级换代的“自动泊车”,又是什么模样?

  位于相城区的魔门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前一段时间发布了由企业研发的自主泊车技术视频,引发不少网友关注。

  视频中,车主在手机端点选指定车位后,车辆自行从地上停车场入口下坡,穿过身边的车流和人流后,找到停车位置,完成泊车;当车主取车时,可以远程“召唤”车辆回到指定位置。“在行程安排紧张、对地下车库地形不熟悉的情况下,特别是对我这样经常找不到车的司机来说,这种智慧泊车方案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吴菲坦言自己十分期待。

  这一场景什么时候正式应用?先导(苏州)数字交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茅志强透露,该项目正在测试阶段,已超出一般“辅助泊车”概念,进入到“自动驾驶”领域——车辆要进行改造、停车场设施要升级,还要有相应的后台系统支撑,这对车、路、网的协同要求更高,对新城建的要求更全面。而这,将成为相城区的新街景。

  自动驾驶——

  提供多元出行选择

  “车辆关门起步,请坐稳扶好。”早上8点半,家住高铁新城建发泱誉小区的任微,在小区门口搭乘一辆绿色外观的小巴。乘坐4站,她在工作地点兆润广场楼前下车。一年多来,她习惯了乘坐这辆小巴通勤,往返于家、单位、进市区的地铁站之间。

  这辆设9个座位的小巴车,没有驾驶员,只有一名安全员。

  2020年10月,由轻舟智航和中国移动联合发布了常态化运营的5G自动驾驶小巴,共涉及4条路线,总长15.3公里。该自动驾驶小巴线路沿途设置多个站点,途经10多个路口,穿行近10个人车混杂的地铁站、高铁站、办公区、居民区和商业区,每15分钟一班,面向高铁新城片区有通勤需求的市民,免费提供出行服务,累计乘坐已超1万人次。

  这是如何实现的?

  任微提醒记者,注意看车厢里的一个屏幕。屏幕上是这辆小巴所“看”到的路况:黄色的是本车、灰色的是两旁建筑、蓝色的是往来车辆、绿色的是行人、白色的是交通线,还有红绿灯信号及限速。

  轻舟智航品牌部负责人龙灿介绍,这辆小巴是普通巴士改装的,安装在车头车尾的2个长距离测量激光雷达、3个近距离补盲激光雷达、4个毫米波雷达和9个感知摄像头传感器,如同驾驶员的眼睛,密切观察着四周环境;线控系统就像驾驶员的手和脚,控制着方向和油门刹车;算法及软件好比驾驶员的大脑,生成各种指令、进行应对调整;5G网络则像遍布全身的神经,将信号实时传输。

  有了“聪明的车”,小巴就能实现行人车辆避让、自动变道转向、红绿灯识别等功能。但要应对更多复杂交通场景,则离不开“智慧的路”和“灵活的网”。

  “车和人一样,有视野限制,看得清这个路口,但下个路口是否拥堵?红灯还有几秒?有没有突发状况?这要靠路侧传感器提供‘超视距’辅助,如红绿灯信息推送、防碰撞预警、施工路段预警等。”茅志强介绍,区域内布设的5G基站,对车路协同需求进行了功能优化,实现厘米级精确定位,让行驶更平滑节能、安全可靠。

  不少乘客和任微一样,选择这辆小巴不只图新鲜。

  茅志强告诉记者,相比传统公交空载率高、收费标准低,微循环小巴使用上便民、定价上灵活,下一步可作为非高峰期的共享网约巴士,解决公交车空载率高的问题;实现完全无人驾驶后,还可以24小时运转,缓解夜间车辆较少、驾驶员疲劳等问题,提供“最后三公里”出行的多元选择。

  无人物流——

  提升生活便利程度

  就在任微坐上自动驾驶小巴出发去上班的时候,在兆润大厦工作的工程师肖章华在楼下取到了自己的早餐。一刻钟前,他接到一个电话,告诉他昨晚在小程序上预订的早餐已经送到楼下了。

  肖章华掏出手机,扫描送餐车上贴着的二维码,再输入取餐码,“叮”的一声,左上方一扇小隔间打开了,他熟练地取出自己的汉堡。是的,早餐不是快递小哥跑腿送来的,而是一辆无人驾驶的送餐车。

  对这位刚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早餐方式很理想。“工作很忙,以前吃早点是个麻烦事儿,去店里吃要排队,点外卖送来就冷掉了,为了图省事干脆不吃早饭了。”肖章华说,去年看到送餐车在推广,就下单试试,没想到“真香”:送餐车每天风雨无阻开到指定位置,并能等上2小时,打开隔间看到里面有紫外灯消毒,还有保温或制冷功能,早餐吃得更放心。

  和公交小巴不同,1米多高、个头小巧的送餐车,低速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从位于智驾运维港地下空间完成配餐后,沿着规划好的路线一路行驶:爬坡到地面,红灯停绿灯行,避让人群和车辆,停靠在写字楼站点,给用户打电话,完成无接触配送……

  送餐车研发企业行深智能运营副总监邓菘介绍,结合5G北斗高精度定位和高精度地图,各类信号实时传输到送餐车,让它通过“眼睛”拍照和交互对比,明确感知所处的位置。

  将快递配送到家门口的无人物流车、挥手即停的无人贩卖车、角角落落都不放过的无人清扫车……随着消费升级的加速以及5G的推广落地,车联网更多样和复杂化的应用场景出现在了街头巷尾。一辆辆智能车辆穿梭在相城的企业园区、住宅小区、商业广场,让吴菲、任微和肖章华们觉得,这座“未来之城”逐渐成了“现在之城”。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科技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科技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科技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1978751725@qq.com 
 
本网公告
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
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所有。本网唯一域名(www.hqkjw.cn),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


咨询、采访、合作、投稿等请致电:13911566744(含微信)

     
 


 

相关文章

  • 呼吁完善车规级芯片产业布局,稳定汽车芯片供应链 呼吁完善车规级芯片产业布局,稳定汽车芯片供应链 2022-03-16 10:59:09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去年以来全球范围内芯片供应出现短缺,许多行业均受到困扰,汽车产业尤为严重。今年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呼吁完善车规级芯片产业布局,稳定汽车芯片供应链。那么,何为车规级芯片?国内企业如何发展车规级芯片? 车规级芯片受关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与消费级、工业级产品相比,车规级芯片稳定性要... [阅读]

  • Gartner:软件将成为汽车制造商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Gartner:软件将成为汽车制造商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022-03-02 12:44:58

       3月2日消息,Gartner发布2022年汽车行业五大技术趋势,旨在为企业CIO应对汽车行业的软件、硬件和数字变革提供参考。据了解,五大趋势分别涉及到硬件采购、互联网平台汽车业务生态、数据开源、汽车无线传输和自动驾驶商业化问题。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Pedro Pacheco表示:“在过... [阅读]

  • “连续5年‘霸榜’城市缓解拥堵TOP10榜单 海信智能交通做到了! “连续5年‘霸榜’城市缓解拥堵TOP10榜单 海信智能交通做到了! 2022-02-18 12:14:39

       2月18日,在海信智能交通线上沟通会上,海信网络科技智能交通事业本部副总经理陈晓明介绍,根据高德地图发布的2017-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海信技术方案不仅帮助19座城市登上“缓堵”榜单,更是连续5年占据城市缓解拥堵TOP10榜单的半壁江山。    作为中国智能交通领域... [阅读]

  • 大算力芯片正式加入全球自动驾驶量产之战 大算力芯片正式加入全球自动驾驶量产之战 2022-02-16 13:20:22

       有人说,2022年将是全球自动驾驶大算力芯片(单芯片算力大于100TOPS,1TOPS代表处理器每秒钟可进行1万亿次计算)的量产之年,围绕大算力芯片的竞争将异常热闹。因为今年,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Orin将量产,高通Snapdragon Ride也将量产,而中国创业企业的大算力芯片也将量产。    在不久前举行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