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清频道将逐步关停 数字电视全面走向超高清时代
                            
                                
                                    来源:
                                    新快报                                         
                                    日期:2020-12-24 
                                    责编:
                                    殷绪江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印发了《广播电视技术迭代实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推动高标清同播向高清化发展,缩短同播过渡期,逐步关停标清频道。计划到2022年年底,基本实现中央和省级卫视节目在直播卫星高清同播。传输播出领域的全面高清升级,将进一步助推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
推动高标清同播向高清化发展
   《方案》明确贯彻落实《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推进超高清视频技术创新和应用,促进4K/8K超高清视频产业迭代创新和融合发展。
   有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如今4K电视都这么普及了,手机都快4K了,为什么哪怕是1080P高清电视节目普及都那么难呢?这是因为电视节目的录制和播出涉及的范围太广了,不是说升级就能马上升级的。各个电视节目制作机构起码需要把前端设备、剪辑软件升级到高清标准,而标清电视台的数据传输和硬件系统也要全套升级,这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无论对于哪个级别的电视台来说都不是小事。
   很多人以为从标清到高清只是分辨率的提高,其实不然,比如从标清到高清,画幅就会发生很大变化,摄像师在拍摄画面时还得考虑构图的变化,而从高清到4K同样会发生很多变化,首当其冲的就是色彩和宽容度的变化,如果没有制定统一的色域和帧率,那么到时候不同电视节目出来的画面就会混乱,出现色彩不统一,音画不同步等现象,一旦出问题这就属于播出故障了。
   此外,升级到高清频道还需要更大的存储服务器规模,还有更多的人员培训,节目内容能否更好地符合高清标准也需要时间的验证,所以从标清到全面高清并非简单的分辨率提高,未来4K超高清播出早晚也会普及,但是同样需要许多年的时间才能做到。
产业链多领域将迎快速增长
   尽管超高清视频产业仍在发展初期,在政策与技术的双重加持下,产业链上各环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据了解,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可分为上游设备层、中游服务层和下游应用层,涉及行业包括感光器件、芯片、超高清视频平台服务,以及广播电视、安防监控、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
   银河证券研究院分析师杨晓彤表示,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各环节升级换代加速,将引发视频制播、网络传输、终端呈现、内容供给等环节的创新发展。而据赛迪研究此前预测,2022年,应用端市场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核心设备层的终端呈现设备市场规模将接近7000亿元、网络传输设备将超过2000亿元、视频生产设备将接近1000亿元。
   显示行业将迎来新机遇。渤海证券指出,我国在超高清电视机市场普及上全球领先,海信、TCL、创维、海尔、华为、小米都推出过较为成熟的4K电视产品。面板企业京东方、华星光电在8K超高清显示面板领域处于国际一流水平。步入超高清时代,相比OLED,Mini/Micro LED技术被行业视为是更优的选择。目前海信、康佳、华硕、苹果、京东方等纷纷推出Mini LED背光及类似技术的显示产品,产业链整合和商业化进程在持续推进。
   产业链上拥有高端编转码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厂商也有望持续受益。东莞证券表示,随着国内电视台、网络公司、IPTV内容供应商对编码标准和编解码设备的应用趋于国产化,相关厂商也有望受益。
 					 
                         
                        
                            
手机端
点一点或扫一扫
咨询、采访、合作、投稿等请致电:13911566744(含微信)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科技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科技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科技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1978751725@qq.com 
本网公告: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
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所有。本网唯一域名(www.hqkjw.cn),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