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产经  >> 查看详情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新”杭州因何“上心”?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日期:2024-05-22  责编: 殷绪江  
分享: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在于创新。在创新的链条上,“从0到1”的原始创新被视作“最初一公里”,“从1到N”的产业化被视作“最后一公里”。打通首尾“一公里”,意味着原本“天马行空”的奇思能够变为“真金白银”,实现生产力迭代升级。
  一方面,被誉为“创新活力之城”的杭州拥有大量“智力财富”。2023年,该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3.2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5.3万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5万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52.6件。
  另一方面,杭州有着巨大的转化需求、转化优势。该市有量大面广的民营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数已连续21年居全国城市第一。
  “一个巨大的应用市场是一切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永远不可替代的优势。”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兰建平认为,丰富的应用场景也可以加速让科技成果变成产品和服务,快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据统计,1-2月,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达16.1%,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8.8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完成技术交易额171亿元,增长56.7%。
  上述背景下,杭州正全力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其具体如何“上心”?
  资金,是贯穿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应用,再到市场开拓、产生效益和投资回报全过程的话题。从政府性创投资金来看,去年杭州提出建立以科创投资、产业投资、并购投资为主,覆盖创新创业和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基金体系,打造规模超3000亿元的“3+N”杭州产业基金集群。
  同时,该市民营创投资本活跃。在《中国内地城市创投实力30强》榜单中,杭州仅次于京沪深,居全国第四位。“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资本市场短期行为多,缺少长期‘耐心资本’,对初创期和早期科技型企业关注和支持较少。”深耕科技工作多年的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周国辉认为,要引导投资机构强化逆周期布局,吸引长期、稳定的资金投资具备先进科技属性的企业,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相互促进。
  尤其是作为原始创新起源地,不少高校和实验室都传达一个共识:在“从0到1”阶段,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等特点意味着科研人员时常面临推倒重来的情况,亟需更多资本的支持。
  对此,杭州正在探索“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孵化路径。4月,西湖区联合创投机构普华资本打造的西湖区科技成果转化(普华)中心揭牌。其距离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不过五百米,是一座以投资为驱动、以“知名创投机构+科研院所+标杆项目”为孵化模式的新型孵化器。
  “我们在浙江大学附近设立这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目的是让科学家在最近的地方找到产业‘导师’,让投资机构在最近的地方找到项目。”西湖区科技成果转化(普华)中心主任鲍剑凌介绍。
  无独有偶,前不久,西湖大学/西湖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启用,实行高校与当地官方共建的双螺旋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具体来看,西湖大学设立成果转化办公室,转化基地所在的紫金港科技城设立服务专班,整合政策、资金、人才、技术、平台等资源优势,构建以综合服务、产业赋能、金融投资等服务平台为基础的服务体系。
  如何让作为原始创新发源地的高校与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末端的企业“贴”得更近,杭州思考已久。
  例如拥有浙江省最大规模高教园区科教资源的钱塘区,连续7年推进“博士入企”活动,累计组织847位高校博士走进258家企业,服务形成各类校企合作成果约300项。
  当地还搭建由1个产学研联盟、6个高校技术转移中心、X个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构成的“1+6+X”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以政府背书构建安心合作的博企互信机制。
  为进一步发挥该转移服务体系优势,近期,钱塘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综合体正式启动,提供产学研对接、项目路演和项目孵化等服务。
  放眼全市,杭州官方多次明确,今年将构建环大学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列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成改革的首要任务,计划建设4个环大学大科创平台生态圈。
  另一方面,杭州的“上心”之处还在于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在“从1到N”阶段,专利从理论向生产转化仍有不少距离。从企业角度看,核心机密与技术需求不愿对外透露;从高校角度看,科技成果偏重学术,与市场不够紧密。这需要具备专业学科知识、知识产权意识、法律意识、谈判技巧等综合能力的技术经纪人,为企业与科技成果“牵红线”。
  去年底,杭州市技术经纪人培训班顺利开展,设置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企业技术需求挖掘与凝练、专利运用及快速审查、创新孵化和股权并购融资等专业课程。类似的技术经纪人培训班,如今已经在杭州常态化开展。目前,该市由成果转化员、技术经纪人、创新协作员组成的科技服务队伍已超4000人。
  同时,作为中国数字经济高地的杭州,也在以人工智能为“桥”,架起科技成果转化的“快速路”。
  3月,杭州市科技局、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共同发布了全国首个成果转化领域大模型——“智者大模型1.0”,破解需求征集难、成果评价难和供需匹配难等普遍存在的行业难题。
  “比如企业的智能画像功能,可利用大模型对企业发展情况、产业链情况、研发投入和转化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画像,实时挖掘分析企业潜在技术需求,变传统的被动征集为主动挖掘。”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副总经理王宏坤介绍。
  如今,在AI大模型的助力下,即便是刚入门的技术经纪人也可在几分钟内完成成果与需求的匹配。目前,该模型已完成1万余家企业需求画像,帮助对接600多项科技成果。
  打通首尾“一公里”的成效,最直观的体现在于技术交易。2023年,杭州技术交易总额达1588亿元,年增速为49.7%。2024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该市目标实现技术交易额、新产品产值超8500亿元。
  “我们的目标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让科学家专心研究,让企业家全面参与,让投资家实现价值。”杭州市科技局局长楼秀华说。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科技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科技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科技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1978751725@qq.com 
 
本网公告
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
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所有。本网唯一域名(www.hqkjw.cn),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


咨询、采访、合作、投稿等请致电:13911566744(含微信)

     
 


 

相关新闻

  • 探索合成生物技术前沿 深圳加速布局未来产业 探索合成生物技术前沿 深圳加速布局未来产业 2024-05-20 10:13:03

       合成生物学是借助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自动化技术等,对生物体进行再设计与合成的学科,各方争相“卡位”。深圳正加速布局这一未来产业。中新网近日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坐落在深圳市光明区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 [阅读]

  • Aginode安捷诺(原耐克森通讯系统):安全可靠源自持久专注,品质内核打造无忧体验 Aginode安捷诺(原耐克森通讯系统):安全可靠源自持久专注,品质内核打造无忧体验 2024-05-16 10:24:26

       【环球科技网】Aginode安捷诺(原耐克森通讯系统)作为全球主流的通信&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数字化网络连接解决方案。Aginode全新发布的中文品牌“安捷诺”,更是蕴含了深刻的品牌内涵——安,代表安全可靠;捷,代表敏捷高效;诺,代表信守承诺。 &nb... [阅读]

  • 中国科学家颜宁获2024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中国科学家颜宁获2024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2024-05-15 20:04: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4日公布2024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获奖者名单,表彰她们在生命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中国科学家颜宁是5名获奖者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公报说,本年度获奖者由独立的国际评委会从全球350名候选人中选出... [阅读]

  • 今年全球半导体收入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 今年全球半导体收入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 2024-05-14 09:43:03

       从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最新数据看,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收入达到1377亿美元,虽然相较前一个季度有所减少,但同比已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达15.2%,预计今年后三个季度的同比增长仍将继续维持这个趋势。   得益于全球芯片业的回暖,韩国两大存储芯片企业,同时也曾是全球最大的两家存储芯片企业—&mdas... [阅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