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会收官!CMIS 2025第五届医药数智峰会亮点回顾
来源:
环球科技网
日期:2025-08-27
责编:
殷绪江
【环球科技网】8月22日,CMIS 2025第五届中国医药数智峰会在上海圆满收官。本届大会由信息侠主办,浙江省数字经济联合会、徽联智汇鼎力联合协办。本届峰会在环节设计上亮点迭出,打造了一场多维度的行业交流盛宴:两大主题论坛精准锁定行业热点与痛点,18位业内资深专家依次登台,以全局视角剖析行业趋势,带来颠覆性创新理念与实战经验分享;一场答谢晚宴打破正式场合的拘谨,为行业同仁构建起轻松融洽的互动空间,促进了跨领域人脉的联结;21家数智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展位集中亮相,全方位展示医药行业前沿技术成果与创新方案,吸引众多参会者驻足咨询、深入交流,实现了技术与需求的高效对接。
智链生态·价值跃迁:医药数智化的高阶范式与战略中枢
达仁堂 X AI: 现代中药引领者的数智跃迁
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叶辉首先表明2025年是智能体应用元年与医疗行业创新关键年。随后介绍津药达仁堂,其隶属天津医药集团,A+S双上市,文化底蕴深厚,有众多老字号、非遗及丰富品种资源,还积极出海。接着分析行业背景,全球医药健康产业呈现以患者为中心、构建生态、技术驱动迭代的特征,中国医药产业受政策推动、老龄化、个性化需求、基层医疗发展等影响。技术趋势上,已进入智能体阶段。达仁堂今年发布AI战略蓝图与数据战略,通过全员数字化闭环提升员工AI素养,规划AI业务全场景地图,打造智能体平台,在营销、供应链等场景应用成效显著,最后期待与行业伙伴共筑健康中国新时代。
数据驱动未来:制药行业数据应用&思考
河北博柯莱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裴威在行业研讨中指出,作为制药行业智能化生产物流系统及整体解决方案的专业提供商,博柯莱始终致力于推动制药工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裴威强调,未来制药工厂将呈现"一体化集成、高度自动化、数据驱动决策"的三大发展趋势,其中数据要素将在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体系建设以及生产资源协同优化等方面发挥核心价值,为制药企业创造多维度的产能增益。
当前,随着制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企业已普遍部署各类工业信息系统并积累了海量生产数据。基于在制药工艺建模和运筹优化算法领域的技术优势,博柯莱正着力构建行业级数字孪生平台和预测性维护模型体系,旨在实现制药生产系统的全局优化和过程参数的精准调控。通过深度融合高性能计算平台与智能算法引擎,博柯莱持续推动制药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升级,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质量控制水平。
在技术创新方面,博柯莱重点布局生物制药、连续制造等前沿领域,积极开展关键技术验证和创新应用示范。裴威表示,博柯莱的业务覆盖从生产物流系统到智能制造全价值链,通过将先进的数字技术与制药工艺深度耦合,重塑智能化、无人化的新型生产模式,助力制药行业实现"工业4.0"转型升级目标。
罗氏诊断转型之旅
Fortinet中国华东区资深渠道安全顾问徐立在分享中介绍了与罗氏诊断的深度合作及相关启示。罗氏将网络安全视为推动竞争差异化的战略推动因素,同时也是实现推动竞争差异化,实现个性化医疗战略的关键支柱。Fortinet与其在多个场景有合作,还探讨了安全建设中的覆盖、设备纳管、功能开启等问题及解决思路,如可视化报告、架构标准化等。双方合作的设计思路分棕地改造和绿地建设,还提及未来安全运营结合AI的规划,以及合作中的治理模型和流程化讨论,希望为同行提供借鉴。
星火燎原力,AI掌灯人-AI赋能药企的成功实践经验分享
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AI创新总监王兆阳分享了公司AI战略及实践经验,希望与同行探讨并寻找合作伙伴。他介绍了公司背景,聚焦大分子药物等领域,抛出业务需求、AI能力边界、试错成本三个问题。公司AI战略分为三方面:AI for Productivity辅助办公,已上线相关平台;AI for science助力药物研发;AI for Excellence辅助前两者推动。还提及内部规划及面临的挑战,如技术平台迭代、数据等问题,欢迎交流合作。
用数字化精益加速迭代业务转型
鼎康(武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信息数字化及精益执行总监彭玉洁主要分享了精益与数字化融合以加速业务转型的内容。他介绍公司为创新药等领域的CDMO企业,业务发展对交付能力提出挑战。阐述了两者融合的时代背景,指出单独推进效果欠佳,融合能产生倍增效应;还讲了融合路径、路线图、挑战及应对策略,提到两者原则有共通性,融合有两个方向,并分享了案例、提出成熟度模型,最后展望了未来规划,强调融合是业务转型必由之路。
AI+HR突围:医药企业组织效能的破局之道
利唐i人事创始人兼CEO朱德权的分享聚焦HR系统建设中的深度内容,重点探讨AI应用。当前企业发展有出海和降本增效两大趋势,AI助力组织效能提升,未来组织将是自然人与数字人混合模式,AI在HR各模块应用广泛,可提升服务体验等。针对医药行业灵活用工及企业出海需求,其系统能提供相应解决方案,还具备多语言、多配置等全球化功能。利唐i人事AI-HR系统支持私有部署、混合云、SaaS三种部署方式,同时满足企业信创要求。目前公司产品已经应用在了50多个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连锁、餐饮、互联网、物流等多个行业。
构建医药数据智能新底座:全域集成与高效创新
白山云科技解决方案资深顾问范凯昕分享了如何构建医药数据新底座,助力企业集成业务与AI智算能力。当前企业数智化围绕数据流转,医药行业面临接口管理复杂、数据质量问题等共性痛点。白山云结合智能化背景,提供数聚蜂巢iPaaS集成平台,具备多模型适配等能力,构建全域集成解决方案;还提供白山边缘智算平台,含模型API和算力租赁服务,依托全球边缘节点、算力资源优势降低成本。两者结合实现全域集成与高效创新协同,公司技术积累深厚,可满足企业出海等需求。
药企如何在公立医院数智化能力建设中找到定位
罗氏制药数智化专家胡沁馨分享了药企如何以数字化赋能公立医院。她指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有国家政策要求,2025年数智指标纳入考核,数字化成刚需。AI等技术可从智慧服务、精准医疗等多切口助力医院,还能平衡头部与基层医院能力。药企应转变角色,作为医院经纪人联动资源,针对不同需求的医院提供支持,通过小型项目等实现多方共赢,以数智化能力与客户平等沟通,形成业务闭环。
医药数智化前沿技术与实践:创新驱动行业变革
哈药数字化建设历程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总监蒋文文分享了企业整体概况与数字化建设成果。作为全国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现已发展成涵盖化药、中药、生物药、保健品等多领域的集团型企业,年营业收入突破160亿元。在数字化方面,哈药集团较早启动了信息化建设,历经十余年发展,已实现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至数智化的跨越。目前已完成全集团范围内ERP、财务、人力、招采等核心系统的统一整合,构建起高效协同的一体化平台。其数字化成果显著:智能工厂建设大幅提升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电商业财一体化系统实现业务与财务无缝对接;财务共享中心借助AI实现智能审核,效率显著提升;数据仓库的建设极大提高了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
AI加速创新药物研发
智慧芽(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医药AI产品总监左天宇左天宇的分享围绕AI在创新药领域的应用展开。首先介绍了人与AI协作的Embedding、Copilot、Agent三种模式,其中Agent模式依托大模型能力涌现实现自主工作,虽存在 “幻觉” 问题,但可通过私有知识库和RAG技术解决。智慧芽作为深耕近20年的企业,早建生物医药团队,积累了专利、序列、药物等多类数据,构建了数据库与AI解决方案。其打造的生物医药Agent平台按研发、IP、BD等场景分类,提供技术问答、文档分析等功能,结合自有数据与开源信息提升准确性。针对创新药企业需求,智慧芽以数据和技术为基础,通过数据库业务、Agent平台、数据API等提供服务,适配本地化部署、敏感内容监控等场景,助力企业提效,见证并推动中国创新药从跟跑到超越的发展。
AI智能体:医药行业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
神州数码通明湖云和信创研究院大模型解决方案架构师梁山分享了AI产品在行业落地的实践与心得,聚焦AI发展态势、药企应用及自身产品能力。当前AI技术迭代迅速,金融、零售等属应用第一梯队,医药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属第二梯队,其多场景适合AI技术,且应用已超简单问答,多模态技术和Agent技术在落地中。神州数码在医药领域积累了生产级案例,如用AI智能体做合规监测分析、借AI发现质量参数变化及调查质量事件,还有超级员工、专属问答等通用场景,在研发、财务、营销、审计、专利挖掘等方面也有应用。其企业级Agent中台“神州问学”以“AI for Process”为理念,在模型管理、数据准确性提升、应用层Agent能力构建等方面发力,含四大模块,支持多系统集成和垂直开发。
中药数智化转型实践及AI探索
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CIO蒋军分享了中药企业数智化及AI探索经验。作为全产业链综合性中药企业,其年产能规模大,2023年营收破百亿,拥有丰富产品线,获多项国家级荣誉。依托国家中医药政策,企业构建中药全产业链一体化平台,实现从种植到流通的数据闭环。数智化历经十余年发展,建成智能工厂,获CMMM三级评价,通过5G+工业互联网、QMS等体系强化质量管控,物流、提取、生产等环节实现自动化,提升了产品稳定性。在AI应用上,通过RPA优化人力,种植端用AI解答问题、识别病虫害;生产质量端探索多模态模型实现药材全检,借助数据找关键质量因子。未来希望以 AI 解码经典方剂规律,推动中药出海。
制药企业设备管理系统应用实践
青岛爱赛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服务总监陈雪锋分享了爱赛特在制药行业设备管理领域的实践与探索。作为专注资产管理的公司,爱赛特深耕设备管理二十余年。近年聚焦制药行业的数据完整性,在传统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智能运维基础上,融合GMP合规管理要求,支持外部合规审计和内部降本增效。他强调制药企业设备管理需要整合主设备、附属设备、计量器具、配件及备件的业务流程,解决好业务边界问题,如设备转移需结合对质量的影响、计量校准的需求及设备再验证的需求综合规划好执行流程,由智能化流程驱动设备信息及状态自动更新。明确了制药行业的设备管理系统实施不仅仅是系统工具的建设,更是管理体系的建立。同时探索AI在故障预测、数据识别中的应用,强调设备管理基础数据的重要性。最后还介绍了多种维保计划模式的融合、备件管理集成及CSV验证等实践,列举多个药企案例,体现其在合规与降本增效方面的解决方案。
AI融合数据治理与安全保障,探寻医药数智化创新变革
上海同济堂药业有限公司信息总监程亚飞聚焦AI融合数据治理与安全保障,重点分享了医药行业 AI 在产线生产的实践经验。其从互联网行业转入医药领域后,发现AI能从研发、监管、市场等多维度降低药物研发成本,且强调聚焦专业级AI工具而非通用AGI。他指出数据治理是AI落地基础,需抓好数据标准、质量、安全保障和元数据管理,同时构建涵盖管理体系、资产分级等的安全保障机制。在技术平台建设上,建议按业务、数据、技术架构推进,引入DevOps提升资源利用率。实践案例方面,介绍了中药自动配方机的改造,通过数据采集、质量预测模型等优化生产;在中药识别中,基于百万张图片训练模型,准确率达99.09%,并利用深度学习实现显微识别动态跟踪,提升效率。强调数据治理与AI相辅相成,需结合安全保障发挥数据价值。
AI时代,办公安全新范式分享
火山引擎-飞连产品解决方案专家赵广辉介绍了安全办公产品“飞连”。该产品源于字节跳动内部实践,2021年对外商业化,目前服务超2000家客户,覆盖身份、终端、网络全场景安全办公。飞连通过一个客户端整合杀毒、数据防泄露等功能,解决多客户端体验差、运维复杂问题,更以动态引擎实现模块联动,推动安全制度落地。分享中重点提及AI时代办公安全挑战,指出AI工具易致数据无意泄露,传统数据防泄露(DLP)存在分级分类难、日志运维繁等问题。飞连引入AI能力,通过内容识别、风险洞察优化数据分级分类与审计,可识别化学分子式、CAD图纸等特殊内容,实现7x24小时自动化风险洞察,精准识别敏感数据,规避二次泄漏,为企业提供零信任安全防护。
融合架构助力企业智算转型,可靠方案保障产线业务连续
维谛技术(Vertiv)中国区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部架构师李时峰分享了其在医药行业数智化转型中的解决方案。作为专注于供配电与暖通系统的企业,维谛拥有自研自产的UPS、精密空调等核心产品,在深圳、西安、苏州设研发中心,江门、绵阳、苏州有制造工厂,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针对医药行业智算需求,维谛指出智算服务器单机柜功率密度激增,2025年国内常见20-40千瓦,未来将更高,为此提供模组化供配电与液冷解决方案,通过电力模组缩小占地、弹性母线适应升级,并与英伟达等芯片企业深度合作。在产线保障方面,考虑医药生产的高价值与复杂环境,维谛推出工业级UPS,通过IP42防护等特殊设计适配恶劣环境与多样负载,提供端到端供配电方案,保障产线连续可靠运行,还介绍了针对不同负载定制 UPS方案的典型案例。
数智化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和黄医药数据管理总监谢祥云分享了数字化技术赋能临床研究的实践与展望。当前临床研究受 Eroom定律影响,成本每九年翻倍,新药研发成功率仅十分之一,降本增效需求迫切。数字化推动临床研究进入DCT时代,但多系统数据孤岛问题突出。为此,通过一体化平台整合数据端(EDC、RTSM 等)、过程端(CDMS 等)和文档端(ETMF 等),实现账号权限统一、信息互联互通,并满足GXP验证、数据完整性等法规要求,构建可视化Dashboard实时监控研究进展。智能化方面,AI在试验方案设计、CRF设计、受试者筛选等环节广泛应用,其中智能医学编码落地成熟,但需专业人员最终把控。未来将通过一体化与智能化整合,将数据转化为资产,提升新药申报效率与质量。
智构双擎协同,安全韧性跃迁
某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深信息安全专家顾长智结合其20年经验,分享企业安全韧性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他提出安全韧性建设的目标,是打破非对称的安全博弈中,因为攻防双方认知不对等给甲方带来的恐惧。当前企业面临的安全攻击呈现精准化、多维渗透特点,由针对系统的完整性、可用性破坏,转向数据机密性的侵害。
传统的安全建设理念中,只关注技术实施,但缺乏持续治理,导致安全工作变成了分散的功能堆砌、被动的合规达标、无序的风险处置,难以构建具有韧性的安全体系。
由此提出安全韧性的建设可以从架构、文化、博弈三个不通维度进行思考和实践建议。“架构”韧性方向,以密码技术为基石,身份及设备可信管理为起点,建立专网专用纵深防护的架构,为安全防护赢得战略缓冲。“文化”韧性方向,以强化安全意识为根,用分类分级、责权匹配的原则、建立全员参与、职责明确的责任体系,增加意识防御的厚度。“博弈”韧性方向,在安全运营中心建设中客考虑利用AI能力补齐安全事件中,关键路径、关键痕迹的的缺失,降低对抗双方的信息偏差,做到知己知彼,赢得非对称博弈的先机。
最后,寄语同行的管理者和技术专家,安全博弈中,技术是根、人才是魂,“信任”是激发团队潜能、提升安全攻防对抗韧性最有效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