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能环球  >> 查看详情

具身智能开源生态加速“长起来”

来源: 新华网   日期:2025-05-14  责编: 殷绪江  
分享:
    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记者看到工程师正在用适配主流开源框架的最新版本具身算法训练工具链,升级“天工2.0”的运动能力。作为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实现拟人奔跑的人形机器人,“天工”最高奔跑速度已提升至全球领先的每小时12公里,还可在斜坡、楼梯、碎石等多种复杂泛化地形中实现平稳移动。不久前举行的世界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赛事上,“天工队”摘得冠军。
  “天工”的快速成长正是得益于其领先的具身智能技术开源体系。事实上,开源正在成为持续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强力引擎。
  作为国家级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平台,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已开源通用机器人平台“天工”、大规模多构型智能机器人数据集和评测基准“RoboMIND”、适配主流开源框架的具身算法训练工具链等。
  “在本体方面,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已向行业开放‘天工’软件开发文档、结构设计文档、URDF文档等关键技术资料。”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品牌负责人魏嘉星介绍,截至目前,已有上百家合作伙伴基于“天工”平台面向应用场景进行二次开发,涌现出“天工行者”等极具应用能力的机器人产品。
  记者了解到,开源开放正在成为国内具身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智元机器人的灵犀X1、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公版机“青龙”、傅利叶的开源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等也都开放了硬件设计图纸及核心算法等本体资源包。在具身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数据方面,傅利叶、智元机器人等也开源了各自的数据集,包含多种高质量训练数据和场景。
  “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通过联合实验室模式,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本体开发、具身大脑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形成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的创新闭环。”魏嘉星介绍,接下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还将会围绕具身智能全栈技术生态,逐步开源如基础强化模仿学习框架、基础全身运动控制模型等一系列算法与工具,并持续开放和维护更多高质量数据集。
  此外,作为开源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身智能开源社区建设也在提速。重庆市经济信息委日前公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揭榜挂帅”项目(具身智能机器人方向第一批)立项名单。在首批10个项目中,“具身智能开源社区建设与运营”位列榜首,该项目将整合智算算力平台、模型即服务平台等6类功能,形成覆盖机器人研发全链条的开放生态。今年4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也已正式上线,通过开放共享核心技术与研发资源,促进全球开发者协作创新、加速行业技术突破,为具身智能产业融合搭建起人才培育、技术迭代和产业落地的基座平台。
  “具身智能开源化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路线。”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表示,开源路线能够有效降低开发成本,支持更多的跨行业开发者参与场景的融合应用创新,而且可以促进装备领域快速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装备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特定需求修改和调整开源模型,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推动具身智能装备的品种开发。
  据《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2326亿元,中国占比超44%。对我国具身智能产业而言,开源路线将有效减少对国外闭源软硬件生态的过度依赖,形成我国自主的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融合生态体系,提升我国在国际具身智能领域的话语权,充分发挥我国最全产业门类优势,在关键领域融合中“换道超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具身智能将充分发挥感知、认知和决策、行动一体化的优势,将在复杂多变的工业环境中灵活作业,包括医疗机器人、应急机器人,以及具身智能空间站、具身智能深海装备等,都将成为未来产业的重要环节。”朱明皓说。
  朱明皓等业内专家同时提醒,需要注重防范开源导致的数据恶意利用和风险泄露问题,加强具身智能领域数据安全管理,提前开展标准和法律法规研究,推动标准引领具身智能发展。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科技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科技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科技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1978751725@qq.com 
本网公告
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
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所有。本网唯一域名(www.hqkjw.cn),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


咨询、采访、合作、投稿等请致电:13911566744(含微信)

     
 
 


 

相关文章

  • 跑完“半马”还有运动会 机器人为啥都爱搞体育? 跑完“半马”还有运动会 机器人为啥都爱搞体育? 2025-05-12 10:35:58

       往返竞速跑、足球对抗赛、机器人格斗……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近日在江苏无锡举行,150多台机器人“选手”在运动场上展开比拼。此前的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引起广泛关注,北京今年还计划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是骡子是... [阅读]

  • 科创板企业推动机器人技术突破 科创板企业推动机器人技术突破 2025-05-09 09:58:47

       在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从工业机器人到具身智能,正成为制造业升级及各行业赋能的关键力量。近日,记者从上交所获悉,“科创热点行业周”的第四场集体业绩说明会——机器人专场如期开展,埃夫特、步科股份等5家科创板公司围绕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及产业生态构建展开分享... [阅读]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成功举行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成功举行 2025-04-27 11:06:00

       此前的蛇年春晚上,10多台宇树机器人身着花棉袄登上舞台,与真人舞者一起扭秧歌、转手绢,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人们惊呼,人形机器人来到普通人生活了。造一台像人一样的机器,是人类由来已久的憧憬。从古书《列子·汤问》中偃师造“人偶”的记载到1973年世界上第一台人形机器人WABOT-1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诞生... [阅读]

  • 机器人马拉松:人类的想象力在奔跑 机器人马拉松:人类的想象力在奔跑 2025-04-18 10:16:50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眼下,跑团大本营里,来自全国多个城市的近20个团队正忙着开展适应性训练,工程师、操作员、领跑员力争从各方面帮助“选手”优化提升。   完成长达21公里多的半程马拉松,人类运动员比拼的是体能和耐力,而电机驱动的人形机器人,角逐的是技术的先进性与稳定性... [阅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