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能环球  >> 查看详情

智能体,让产与教“零距离”对接

来源: 光明日报   日期:2025-07-24  责编: 殷绪江  
分享: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她用的,就是由湖南一所职业院校学生搭建的“家庭药师智能体”。这个智能体将家庭药师工作任务、用户习惯、教学知识整合进智能程序,“能问答、更懂你”,实现了学习场景与工作场景的高度重合。让学生既能在技术服务过程中磨炼技能,又能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做好服务。
  智能体为何如此“能干”?原因在于它是连接大语言模型与外界复杂环境的桥梁——利用大模型的算力基础,精准理解不同用户需求,主动规划目标、制定决策、执行任务。如果说大模型是发电站,智能体就像家用电器,电力的作用只有通过各式各样的电器才能充分体现。同理,几乎所有领域都需要适配的大量智能体。而这个智能体还能将产业和教育联系起来,能在职业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职业教育横跨产教两界,产与教两个实体分处不同行业、不同场所,主体多样、关系复杂。这种特性容易导致人才供求信息不畅、教学实施与岗位要求脱节等问题。在职教领域搭建若干智能体,能够把教学场景与工作场景、学校师生与企业师傅、工作任务与用户需求集于一处。可以预见,随着产教融合类、实训类、伴学类等职业教育智能体大量涌现,它们将打破传统的产教物理空间限制,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水平。
  利用智能体,职业教育场域中的主体关系得以重塑。大模型变为师生“分身”,以智能代理的方式时刻与师生协同教学。一方面,教师由技术传授者转变为方法引导者,实现课内课外随时“现场指导”。另一方面,学生从技术接受者变为技术选择者,得以更大限度地实现参与式学习、个性化成长。可以想象,某个周日清晨的公园里,一名学生对着手机比画手势——他正与学校教师、企业师傅、世界各地的本专业同学共同学习。智能体引导他进入虚拟工位,针对自身技能短板进行主动训练。在这样的教育形态中,学习主体也从固定时空的个体,扩展为泛在时空的共同体。如同孙悟空拔下毫毛,捻诀念咒,便能召唤出无数个数字分身即时出现在任意空间,从而实现随时随地的场景化教学。
  依托智能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得以顺利升级。以家庭药师智能体为例,传统的“药师—用户”关系转变为虚实结合的人机关系,要求学生同时掌握药理药性知识及人工智能技术。投喂语料库、创建工作流、设计提示词等操作既依赖扎实的药理知识,又须深刻理解用户需求、日常语言与行为习惯。学生既要有专精技术,又需具备知识迁移能力,才能适应不同类型家庭用药需求。在应用与运维方面,识别规避“AI幻觉”、指导用户应用、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等任务,同样要求学生兼具人机协作意识与批判性思维。
  借助智能体,职业教育技术服务实现了集约化、即时化、共享化。长期以来,企业的技术难题难以被学校教师充分了解,学校教师的技术知识也难以高效引入企业,导致企业面临“待解决问题的技术投入不足,已解决问题的重复投入过多”困境。通过链接校企两端的智能体,分散的技术知识可集中于一个智能程序。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协同合作,各类人才与智能体人机协同,多主体与复杂的企业生产环境形成良性互动,极大提升了技术服务的水平与效率。例如,某高职院校搭建的“钢轨探伤AI智能体”,已提供裂纹修复工艺优化等200多项技术解决方案,支持全国铁路企业智能检索应用,累计服务钢轨探伤等工种的工人达5万余人。
  诚然,职教智能体展示了AI赋能职业教育的新图景,但也存在潜在风险。譬如,职业院校分散投入、多头建设容易引起同质化,师生无序使用会导致技术伦理危机,过度依赖会诱发“失智”等。因此,呼吁相关部门加强职教智能体统筹规划,布局建设立体化、多层次的职教智能体矩阵;尽快研制职教智能体使用规范,明确应用场景、边界以及违规使用的惩罚措施;广泛开展职教智能体建设与应用的课程教学、教师培训,提升师生驾驭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科技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科技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科技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1978751725@qq.com 
本网公告
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
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所有。本网唯一域名(www.hqkjw.cn),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


咨询、采访、合作、投稿等请致电:13911566744(含微信)

     
 
 


 

相关文章

  • 美的CTO卫昶:双场景“破局”,驱动人形机器人“进化” 美的CTO卫昶:双场景“破局”,驱动人形机器人“进化” 2025-07-21 18:58:43

       7月21日消息,美的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并披露样机,其能完成握手、跳舞等动作,识别语音指令。据悉,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美的家用人形机器人将全球首秀。   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卫昶介绍研发战略分三层面:融合工业机器人与AI;推动家电机器人化;布局人形机器人研发。当前人形机器人处于技术拐点,但商用有提升空间。   卫昶... [阅读]

  • 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跃居全球第二!机器人企业潮涌港股IPO 行业资本化进程提速 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跃居全球第二!机器人企业潮涌港股IPO 行业资本化进程提速 2025-07-15 11:14:51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去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出口继续增长61.5%。烹调、清洁、送餐、娱乐等机器人越来越智能,为全球消费者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出口市场表现相呼应,国内机器人企业正迎来一波资本化浪潮。极智嘉刚刚于上周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 [阅读]

  • 拥抱变化,让AI创造就业增量 拥抱变化,让AI创造就业增量 2025-07-14 10:24:18

      又是一年毕业季,人工智能(AI)相关人才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在企业展位和高校双选会上,“大模型研究员”“算法工程师”等AI相关岗位以诱人薪资虚位以待。当下,AI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经济社会运行,正在重塑职业版图。   一方面,AI给就业带来一定冲击。与人类历史上的工业... [阅读]

  • AI化身“助手”人类学习能力会变弱吗? AI化身“助手”人类学习能力会变弱吗? 2025-07-11 10:55:02

       今年6月10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科学家发布一项研究称,过度依赖ChatGPT等人工智能(AI)助手可能削弱批判性思维能力。脑电图显示,使用AI助手完成论文的学生,其大脑活跃度显著低于通过搜索引擎或自主思考完成任务的参与者。研究发现,AI助手使用者在神经反应、语言表达和行为表现上均呈现弱势,具体表现为神经连接减少、记忆检索能... [阅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