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扩张速度比活得更久 马来西亚第二代家电人理性突围
来源:
环球科技网
日期:2025-10-20
责编:
殷绪江
马来西亚第二代家电人正站在时代的拐点。传统门店面临零售碎片化的冲击、电商持续低价获客、用户正通过多种工具比价、生态服务成为争夺用户入口的关键节点。第二代家电人如何重构商业模式?如何在传承中理性突围?
这个时代命题刺痛着更多的第二代、第三代家电人。寻找最佳答案或解题方法,是他们这一波人集体进入家电考场的必答题。出生于1995年的刘埇安,是制冷方案有限公司(马来西亚)的第二代家电人。他有90后的特征,也有80后的沉稳。梦想成为马来西亚国家足球队成员的刘埇安,最终没能站在足球场,却站在家电赛道成为一名速度型“前锋”。
在家电行业“高处不胜寒”的今天,他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被父亲的光环遮蔽?
尝试理解——从地面爬起是一种磨炼
2015年,年满20岁的刘埇安,梦想成为马来西亚国家足球队的一员。他的偶像,是曼联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因此,刘埇安踢球时总会学习模仿偶像。很多看过刘埇安踢球的专业人士,都认为刘具有足球天赋,经过专业培训很有希望进入国家队。可终究,梦想抵不过父亲的一通电话。

(左为刘埇安,右为父亲刘详通)
作为长子的刘埇安性格温顺随和,对父母言听计从。大学刚一毕业,父亲刘详通一通电话,将刘招至麾下。“那时父亲给我打电话,让我回来上班。当时内心抵触,主要是我对制冷行业,尤其是工程制冷一窍不通。”10月9日,当《马来西亚智能家居网》与刘埇安面对面交流时,长相有些“韩范儿”的刘如是回忆当年的情形。
刘埇安进入了家族企业。他以为自己将成为一名家电销售员,却没想到被派去工地,学习安装冷气,父亲让他做的是工程制冷。烈日下搬机器、学习冷媒管线与电控原理等,从零开始做起的刘埇安,很多事情摸不着头绪。他不理解父亲为什么非要让他进家族企业。他在压抑中日复一日。不过,刘埇安的优点是通常会换位思考。工作近两年的时间,他渐渐悟出一些道理。换一个角度,他尝试理解父亲的逻辑:要接班,必须懂得行业的底层逻辑。而对刘埇安来说,这种“从地面爬起”的学习方式,既是磨炼,也是一种试探。
开始理解——生意拼的不是逻辑而是韧性
足球梦想折翅的刘埇安,在工作中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他的快乐,源于回忆在校时成为羽毛球队长以及跟小伙伴一起在绿茵场上飞奔。现实击碎了他的回忆。当他看不到方向感时,刘埇安内心很复杂,在家族企业内部,父子共事往往比外部更难拿捏。刘埇安坦言,前两年几乎每周都与父亲争吵两三次。“我讲理,他讲经验。我讲效率,他讲关系。”刘埇安说。
至于争吵的原因,工作方法、工作方式、与客户沟通等等所有的细节,都可能成为父子意见不统一的导火索。大学毕业后的刘埇安并没有职场历练过,直接进入家族企业B端业务。他要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对他来说,职场生涯的第一张答卷有不小的难度。甚至一度,他开始自我否定。有一次,父亲让刘埇安到甲方参加一个活动,由于沟通不畅,刘埇安并不清楚具体情况。结果当甲方和他交流相关工程制冷专业问题时,他哑口无言。
当天,甲方把电话打给父亲刘祥通,“下次别让你儿子参加这样的活动,简直浪费时间,他什么都不懂。”这次电话,给刘埇安带来了极大的挫败感。他曾问公司经理:“我到底适不适合做这份工作?”经理的回答是:“你要什么?你要顾客的钱。顾客骂你也要笑,因为他给你钱。”那一刻,他真正明白了商业的现实。做工程冷气,拼的不是智商,而是人情;不是逻辑,而是韧性。
这段时期,他经历了典型的“二代阵痛”:既不想辜负父亲的期待,又想摆脱父亲的光环。可职场经验的欠缺,让他有些迷茫。在与父亲争吵后,他开始反思。父亲之所以严苛,是因为行业残酷——利润薄、周期长、客户要求多。任何一个决策错误,都会让公司陷入现金流困境。在争吵中成长的刘埇安,渐渐读懂了父亲,理解了父亲。
终于理解——中高端才是未来
自从刘埇安结婚生子以后,他更加顿悟出父亲的不易。“有两个孩子之后,我就突然理解父亲的做法。现在回想起来,他对我们的爱是不善于表达,是隐藏式的。其实他会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他用那代人的沟通方式在引导我们。”原本想成为单身主义的刘埇安,自从为人夫为人父后,感受到人生的幸福还来自于孩子和家庭。这也给他的事业带来了动力。刘埇安身上有90后年轻人的共性主张:他们有激情有张力,梦想把公司做大。但他绝不盲目。如果说父亲那一代的企业逻辑是“做大”,刘埇安这一代更倾向于“做稳”。
“现在行业利润越来越少,有些建筑商直接找供应商供货,我们是有没利润的。这个时候如果盲目扩张,就是把风险放大。”马来西亚家电市场山雨欲来。狂飙中的中国家电品牌搅动着价格浑水。B端用户甚至越过经销商直接找企业拿货,利润越来越低,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疫情过后,刘埇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梳理利润结构。他将工程业务划分为核心承包项目与延伸维护业务两块,通过后者稳定现金流。
在B2B端,他拒绝陷入价格战,坚持走中高端路线。通过及时高效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如果在经济下行期还能维持利润,就是成功。稳定本身,就是一种增长。对我来说,现在不是扩张的时期,维持利润,降低风险,就是最好的方式,做稳比做大更有价值。”刘埇安的逻辑非常明确,他不会因扩张而增加风险。他并非保守,只是在等待更好的时机。

深度理解——不比扩张快比谁活得更久
刘埇安想到的扩张方式,不是快速开店,他更希望把家族式企业引入新鲜血液。通过自我造血和输血,盘活公司,让有能力的员工发挥最大的价值获取最大的收益。这是刘埇安与父亲经营理念上的迥异。
他深知家族企业的最大瓶颈在于“家长式管理”,员工缺乏动力与认同感。因此,他提出了一个颠覆父辈的想法:把优秀员工成股东。
“我不希望他们只是帮我赚钱的人,而是一起成长的伙伴。如果我看到有的员工很努力,很有发展空间,我会把他发展成为我的合伙人,给他一定的股份,希望我们是公司的共同拥有者。”刘埇安的意识里,愿意利益重新分配。只有让员工看到自己的未来,让员工摸得到未来,才能形成合力而共生共赢。
刘埇安试图打造的这种分配机制,更是一种经营哲学的更新——从“我”到“我们”。这意味着,家电企业不再只是家族的事业,而是一种可以复制、共建、共赢的职业平台。
2024年是刘埇安进入家族企业以来,最有成就感的一年。这一年,他独立完成多个项目,甚至有些工程项目父亲没有任何染指,整个全流程都是刘埇安和他的团队在执行。如果说父亲当年是凭经验和时机打天下,那么刘埇安则是以新的经营模式和理念接棒家族企业。利润和风险并重,刘埇安愿意寻找合伙人,这种代际转型折射的不仅仅是理念的差异,更是其理性成长最好的注解——不急于扩张,因为刘埇安知道扩张意味着债务、库存、风险。稳住就是赢。
不守旧不盲目,刘埇安身为第二代家电人不拒绝传统,但更愿意让传统“进化”。刘埇安说:“我站在父亲的肩膀上,但我不想复制他。我希望企业能成为员工的舞台,也能成为行业的生态。”在这句话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更深的产业信仰——
刘埇安依然看好制冷行业。他认为,家电行业的未来,不在于速度,而在于稳度;不在于规模,而在于结构;在不确定的时代,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扩张,而是活得长久。

手机端
点一点或扫一扫
咨询、采访、合作、投稿等请致电:13911566744(含微信)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科技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科技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科技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1978751725@qq.com
本网公告: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
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所有。本网唯一域名(www.hqkjw.cn),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