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攻坚”驱动家用冰箱能效升级与新能源汽车空调技术国产替代
                            
                                
                                    来源:
                                    中国电子报                                         
                                    
日期:2025-11-04 
                                    
责编:
                                                                            环球科技网 
                                 
                                
                                
                             
                            
	   
						   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制造强国”战略引领及“双碳”目标推动下,我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关键制造业正加速向绿色化、高端化、自主化转型。产业链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不仅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关键,更是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在此背景下,长虹控股集团旗下四川爱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爱创”)以“技术攻坚”为核心驱动力,在家用冰箱能效升级与新能源汽车空调核心技术国产替代领域实现双重突破。
   近日,长虹控股集团旗下四川爱创科技有限公司终端客户吉利22CC项目完成首次送样,从家用冰箱变频控制器的能效升级,到新能源汽车空调核心技术的国产替代,长虹爱创科技正以“技术攻坚+人才培育”的双轮驱动,在行业变革中一针一线织就自主可控“防护网”。
锚定痛点:政策与市场倒逼技术靶心
   当前,全球产业竞争聚焦于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我国多项政策与国际标准同步发力,倒逼产业突破核心瓶颈。长虹爱创科技汽车空调变频技术负责人邹雪峰回忆道:“这既是挑战,更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契机。”在家电领域,绿色低碳成为行业发展主线。国家层面,GB 12021.2—2025《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将于2026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进一步收紧能效门槛;国际市场上,欧洲持续提升 A、B 级能效占比并淘汰E级以下产品,北美 DOE 普效、ENERGY STAR高效标准升级推动整体能效提升超20%,这对我国家电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提出更高要求。同时,GB 17625.1-2022《电磁兼容限值第1部分:谐波电流发射限值》已于2024年7月1日全面替代旧标,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证书换版,逾期未完成将面临证书暂停或撤销风险,这意味着企业再生产、出厂的产品必须严格满足新版标准要求。
   一系列新标准让家用冰箱行业瞬间面临“双重考题”:既需要能提升整机效率的高能效算法,又急需无电解电容方案的变频控制器——后者不仅要降低成本,还得满足严苛的D类谐波要求,可当时这项技术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行业里能拿出成熟产品的企业寥寥无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核心技术自主化”成为产业从“大”到“强”的必由之路。空调控制器作为影响汽车能耗与用户体验的关键部件,长期依赖进口技术与器件,不仅推高产业链成本,更存在“卡脖子 风险。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核心器件国产化,成为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安全、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核心需求。正是瞄准这两大领域的产业痛点,长虹爱创将技术研发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深度绑定,开启核心技术攻坚之路。
技术突围:三大核心成果构建竞争壁垒
   以“解决产业真刚需、突破核心技术壁垒”为目标,长虹爱创组建专项研发团队,围绕家电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需求开展技术攻关,交出三份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的 “成绩单”。高能效变频控制技术的突破率先落地。2024 年初,新能效标准实施在即,杨玉成带领刘蔷、唐婷婷组成的团队,一头扎进了实验室。他们从软件算法入手,同时优化电路设计与器件应用——可研发路上的“拦路虎”猝不及防:仅更换一次器件或调整一组算法,就需要在实验室里测试至少1天,而测试设备发出的70分贝噪音,相当于早晚高峰车流声,成了团队每天的“工作背景音”。“为了一个参数优化,我们经常加班到深夜,反复测试不下30次。”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底,能效升级产品终于完成开发:整机效率提升3-5%,控制器测试的COP优于竞争对手3-5%。产品很快在长虹美菱批量供货,直接助力美菱变频冰箱完成能效升级,稳固行业技术领先地位。
   解决了能效难题,团队又盯上了无电解电容技术这块“硬骨头”。要知道,竞争对手2022年就组建了10人团队研发,2024年中才刚进入小批量阶段;而长虹爱创科技不仅要赶上进度,还得同时应对新谐波标准,解决效率、寿命等核心问题。杨玉成、唐婷婷、邹雪峰、吕画组成“攻坚四人组”,2024年底先啃下了样品开发的硬骨头。2025年4、5月进入关键验证期时,吕画干脆把“家”搬到了整机厂,在整机厂配合客户进行能效测试,经常都是晚上守着实验到11、12点。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算法、参数的优化,终于在2025年6月形成了稳定的无电解软件版本,7月实现量产。
   2025年7月,吉利22CC项目定点长虹爱创科技的消息传来,整个团队既兴奋又紧张——这是企业第一次接触中高端汽车客户,要赢得信任,没那么容易。果然,团队推荐的国产MCU、IGBT等核心器件,因为没完全按车规流程开发,车规资料存在缺失,遭到客户质疑。“整整40天,我们经历了三轮资料补充与确认,每天都在和客户电话、视频沟通细节。”项目核心成员黄诚、王宏记得,那段时间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凌晨,桌上堆着厚厚的技术文档,每个人的手机里都存着几十上百条与客户的沟通记录。终于,2025年8月确定技术方案,9月完成首次送样,10月推进到整车实验阶段。这款全国产化方案的控制器,不仅实现进口器件替代,还将成本降低20%,为企业在汽车电子赛道站稳脚跟奠定基础。
   此外,团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持续深化:针对800V高压平台,研发了第三代半导体SiC方案控制器,已完成首版样机开发,能效又提升了2%,预计2026年就能量产;而前期推出的037、052等型号控制器,累计出货量已超40万只,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汽车空调控制器目前正处于开发中,优势逐步显现,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升级奠定基础。
未来布局:聚焦核心技术迭代,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站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长虹爱创科技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长远的未来。邹雪峰透露,未来3-5年,长虹爱创科技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聚焦四大方向——优化无电解变频板软硬件平台、开发高效超薄变频一体板、降低压缩机噪音、研发适配全车规芯片平台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压缩机控制算法,让自主创新的“护城河”越挖越深。
   自主创新非一日之功,而是产业升级的“马拉松”。从家用冰箱里的“能效升级”,到新能源汽车上的“国产替代”,长虹爱创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行业需求为靶心,用技术攻坚打破壁垒、用自主突破护航产业,既为企业发展筑牢根基,更成为我国制造业向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生动实践。未来,长虹爱创将在推动产业升级、保障产业链安全的道路上持续前行,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长虹力量”。
 					 
                         
                        
                            
手机端
点一点或扫一扫
咨询、采访、合作、投稿等请致电:13911566744(含微信)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科技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科技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科技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1978751725@qq.com 
本网公告: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
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所有。本网唯一域名(www.hqkjw.cn),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