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五届航空计量测试及检验检测发展论坛在成都召开
来源:
环球科技网
日期:2025-08-27
责编:
殷绪江
【环球科技网】“2025第五届航空计量测试及检验检测发展论坛”在8月21至22日在成都举办,会议邀请400多位来自全球飞机整机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原材料、数字解决方案供应商、维修公司、检测机构系统及设备供应商等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的高管、专家、学者围绕“航空计量检测的技术跃迁与产业赋能”、“前瞻性计量检测技术引领国际航空未来”、“全寿命周期计量检测技术创新与应用”三个版块进行探讨。本次峰会覆盖航空工业的前沿动态和热点话题,从理论应用到技术研发,从本土创新到国际合作,各位专家力图助力航空工业的全球化合作与发展。

峰会伊始,由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教授常智勇担任本次大会主持。随后,四川省航空宇航学会特聘专家、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20部部长、党委副书记张永武和成都国营锦江机器厂厂长助理董宝君进行开幕致辞。在致辞过程中,两位专家表达了对航空事业数字化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对峰会成功的美好祝愿。两位专家的致辞为大会的奠定了深度交流、共同发展的基调。
本次大会以“全链融合、前瞻领航”为主题,依靠十三年航空工业资源积累,获得了航空体系权威机构的支持与指导,在大会现场各位专家就国内外航空工业热点话题进行头脑风暴,涵盖航空工业产业链的核心市场领域,聚焦航空工业行业的实践与发展。除此之外,还就“先进测量技术如何重塑航空计量检测全链条”进行了圆桌交流。
大会第一天上午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长度研究部部长孙安斌围绕“航空几何量检测数字化技术研究与思考”进行了主题演讲,演讲内容主要针对航空零部件检测数字化现状与需求、零件检测数字化技术及实践、部件数字化检测技术及实践展开,同时也对未来航空工业发展进行了思考。接着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计量检测中心的高级技术师、高级工程师李航就“计量检测技术在航空制造业的应用和发展”发表了主题演讲。另外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理化计量部副部长滕跃飞也就“商用航空发动机计量需求与思考”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制造标准化与质量技术研究部部长王俊涛则就现在最新趋势提出了新的见解,尤其是就人工智能算法在航空检测中的应用表达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茶歇之后,克斯康航空研究院方案技术总监黄沙对如何以全面丰富的数字化智能检测装备解决航空制造过程中的检测难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获得现场专家的一致认可。之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中航工业复合材料技术中心研究员刘松平围绕“复材结构三维量化检测的挑战”、“超声3D扫描计量技术突破”、“构建新一代航空计量检测生态”三个方面进行了展开讨论。紧张而有序的大会上半场在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教授常智勇对航空工业应用案例的有趣分享下正式结束。
大会第一天下午进入到对航空前瞻领域的探讨之中。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田边就“柔性多模传感技术突破:航空热环境参量监测新范式”进行了演讲,紧接着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前沿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张铁犁具体分享了“飞秒光频梳技术及其在计量检测中的应用”,尤其是基于飞秒光频梳提出的应对方案获得现场专家的一致认可。
之后,两位中国航发专家,分别是中国航空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冶金师王浩军和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某型发动机总计量师、研究员袁园都就航空检测领域的技术应用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在一段时间的茶歇交流之后,各位专家得以养精蓄锐。紧接着,中航工业沈飞公司试飞副总师、中国商飞公司C919大型客机型号副总设计师、试飞中心党委委员、总工程师、中国商飞公司三级专家王伟就“数智化试飞测试技术发展与趋势”进行了演讲,其中对数智化测试基本概念的厘清为本次大会奠定了专业基础。紧接着,还有两位技术专家对数智化检测分享了独特的见解,分别是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李富强、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检验检测中心主管工艺师李旭。李富强是就“构建下一代航空智能计量测试与检验检测解决方案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主题分享,李旭则是就“航空发动机数字化检测系统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分享。接下来,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的杨宇博士则具体针对“‘全局感知-视场聚焦-精准定位’三阶段构成的裂纹自动检测方法”进行了分享。
第一天大会的最后还特别安排了圆桌交流,海克斯康航空研究院方案技术总监黄沙、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李富强、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沈毅君、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计量检验技术中心计量技术室副主任颜荣四位专家就“先进测量技术如何重塑航空计量检测全链条”进行了热烈讨论。这场圆桌讨论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多角度的视野,展示了不同专家如何思考和应对航空检测事业中的机遇和挑战。

大会第二天峰会进入到第三个版块的交流:全寿命周期计量检测技术创新与应用。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长度研究部精密仪器实验室主任、几何量测试计量技术专业总师何小妹用“航空发动机叶片类复杂零部件精密测量与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主题演讲拉开第二天的序幕,对叶片应用的深入分析展现了其专业度。接着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理化实验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熊俊围绕“航空材料发展现状”、“技术发展情况”、“材料测试技术展望”三个点,向参会者详细分享了其个人的宝贵检验。与何小妹专家一样,曾德强,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历任计量处处长、计量检测中心主任、质量工程部部长、检验检测事业部总经理、现任一级技术专家、上海交大特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行业导师,也针对叶片的应用进行了分享,他从叶片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研究项目背景、行业痛点、技术难点、技术创新性、先进性、成熟度、社会效益分析等角度开展了缜密分析。
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销售部西南总监王平首先是介绍了思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次就“三维扫描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进行了分享。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研究员赵涌针对“发动机主要性能测试参数动态校准技术”进行了主题演讲。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检测研究中心主任何玉怀在针对“发动机用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与表征”发表演讲之后,对其所在的航材院的主要研究工作也进行了介绍,呼应了本次大会寻求合作、共同发展的初衷。
大会上午的最后,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质量与体系管理部主任梁洁就“引擎之心:航空发动机全生命周期型号计量体系构建思考”进行了探讨,彰显了自己对航空检测事业的热爱和专业深度。茶歇之后,井然有序的大会迎来最后的阶段。中航工业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谭本能分析了三坐标测量设备误差补偿技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探讨了此项技术的应用要点,以及如何提高三坐标测量设备系统精度的方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代勇则针对“线缆静电起电与防护技术研究”进行了分享。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沈毅君针对在机干耦合测厚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无损检测主任工程师胡小虎围绕“无损检测在民航维修中的应用和民航无损检测标准体系建设”主题进行了分享,为大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至此,“2025第五届航空计量测试及检验检测发展论坛”在此落下帷幕。当前我国正处在航空工业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期,预计到2043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民用航空运输市场。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计量技术作为保障飞机全流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迎来空前机遇与挑战。本次大会集结航空计量检测的各个专家,为大家带来了专业、友好的深度交流平台,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航空计量技术的融合发展与创新注入了持久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