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生活  >> 查看详情

挺进科技"无人区" 北京科研跑出"加速度"

来源: 北京日报   日期:2022-06-24  责编: 殷绪江  
分享:

   在科研领域,北京深化布局、广纳人才,聚焦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五年来,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

  扎实的投入育出累累硕果。

  北京连续四年蝉联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首,“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奖项占全国30%左右。科研人员挺进科技“无人区”,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加速涌现,跑出了属于北京科研的“加速度”。

  科研之城建设再加速

  2017年,怀柔科学城启动建设。

  雁栖湖畔的青山绿水间,一座“科学+城”拔地而起。研究机构的进驻以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为始,2020年,纳米能源所成为怀柔科学城首个整建制迁入的研究机构。“这里空间更宽敞、科研条件更充裕,能让我们真正潜下心来做科研。”研究员程廷海感慨地说。

  这里的科研工作,视野很“大”。直径达3米的“数字地球”表面风云变幻,这是我国首个研制成功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大科学装置“寰”。装置正如其名,包罗万象。作为地球的“数字孪生”兄弟,它能为全球气候变化、碳排放等研究提供自主可靠的模拟数据,已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全耦合模拟,支撑“碳中和”目标的路径优化。

  这里的科研工作,目标也很“小”。中科院物理所建设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已面向国内外用户开放预约,收到了国内外团队的50余份申请。极低温、强磁场等极端条件,将帮助科学家观察介观和微观世界丰富多彩的量子现象。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也在加紧建设,这处占地977亩的大科学装置将“照亮”纳米级物质结构,成为探测世界的“超级显微镜”。

  在怀柔科学城,科学与城市共同生长。“十三五”时期建设的29个科学设施平台已全部落地,建设任务有望超前完成。今年年底,已布局的科学设施将有半数进入科研状态,国家重大科技设施集群初步形成,这些“大国重器”将成为孕育重量级科研成果的摇篮。

  全产业链布局破垄断

  具有首都特色的高精尖产业体系建设,离不开提升创新链、延伸产业链、融通供应链的布局。

  在未来科学城“生命谷”,由清华工研院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建设的1万平方米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平台“样板间”已经建成。平台在实现关键技术研究、核心工艺研发的同时,技术、产能还可覆盖中试及产业化需求,满负荷投产后,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病毒载体生产规模有望在全国居首。

  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一条集纳了数据算法、工程、工艺、检测以及合规服务等上下游资源的生物工程产业链条已经显现。针对生物技术供应链上的部分“卡脖子”问题,该中心与多家单位合作,从头研发病毒原始细胞株、信使核糖核酸工具酶等关键原材料,同时开发新型检测方法和设备,大幅降低产业链成本,打破技术垄断。

  打通全产业链的过程,也是不断突破技术封锁的过程。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氢燃料电池客车已经成为主运力,但曾经,空压机、电堆、碳纤维等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大多需要进口。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民经历了这个艰苦的攻关过程。753项燃料电池授权专利的取得、产业链的串联协同加快了氢燃料电池自主化脚步,发动机工作效率不断提升,整体设计更加优化。预计未来4年内,氢燃料电池所有关键核心零部件有望全部国产化、自主化。

  科技“无人区”结硕果

  在与新冠疫情的遭遇战中,北京研发的5款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国内首个唯一的中和抗体药物获批上市并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覆盖核酸、抗体、抗原类检测方法的17个诊断试剂和设备获批上市,科技抗疫跑出了“北京速度”。

  在科技“无人区”,北京科技工作者留下了串串足印。首次发现超导块体内的马约拉纳任意子、抗肿瘤创新药全球首发、世界最大的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发布……越来越多的“全球首例”“世界纪录”在北京这片科研沃土上诞生。

  乙型肝炎威胁着我国近8000万人的健康。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文辉从靶点研发起步,发现了乙肝病毒受体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并创立华辉安健公司,打通产学研通道,自主研发出全球首创、有望实现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的抗体药物。去年7月,这款药物已经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

  平均年龄仅34岁的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团队,历时3年创造了超导量子比特退相干时间国际报道最高值。作为全市首批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量子院近年密集产出突破性成果,世界首台“桌面”超快同步辐射光源、国际上最小的量子频标微型原子钟、世界百公里量子直接通信纪录都在这里诞生。

  在全球都在抢占制高点的人工智能、量子、前沿生物技术等方向,北京均建设了自己的新型研发机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一批战略科技人才及创新团队汇聚,科技“无人区”正成为首都科研人员最广阔的舞台。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科技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科技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科技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1978751725@qq.com 
 
本网公告
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
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所有。本网唯一域名(www.hqkjw.cn),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


咨询、采访、合作、投稿等请致电:13911566744(含微信)

     
 


 

相关新闻

  • 智慧县域关注“一网统管” 数字乡村服务“一老一小” 智慧县域关注“一网统管” 数字乡村服务“一老一小” 2022-06-07 11:29:23

       “原来我们提出,通过掌上服务让老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戳戳手机就能办事,这是‘一网通办’要做的工作。现在,‘一网统管’要做的工作就是,让我们城市的决策管理者通过三屏互动、移动办理,在一个平台上就能搞定包括城市安全、产业发展、民生服务、政务建设、事件处置、重大工程、... [阅读]

  • 智慧城市建设步入深水区,如何“牵”好发展“牛鼻子” 智慧城市建设步入深水区,如何“牵”好发展“牛鼻子” 2022-03-30 12:18:06

        提到智慧城市,你会想到什么?智慧而畅通的交通,智能的家居生活,智慧的医疗体系,还是智能的工厂生产?随着科技技术的提升,智慧化似乎是当下众多城市发展的“标配”。有专家认为,如今智慧城市与之前的“炒概念”“做条块”不一样,已经到了走深走实,进入了“深水... [阅读]

  • 智慧城市,让数据和技术更好服务生活改善民众生活质量 智慧城市,让数据和技术更好服务生活改善民众生活质量 2022-01-13 13:44:46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国家和城市积极拓展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成效,改善民众生活质量。城市的智能化程度是城市发展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一些国家积极拓展智慧城市应用场景,通过制定和实施“智慧国”“智慧城市创新中心”“数字政府&... [阅读]

  • 苏州地铁7号线 创新江南复杂地质地铁建设技术 苏州地铁7号线 创新江南复杂地质地铁建设技术 2021-12-29 15:47:13

       近日,“苏沪同城”地铁建设重点工程苏州地铁7号线白荡南站和扬东路站率先封顶,标志着全线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据介绍,苏州地铁7号线全长40.4公里,线路呈南北走向,共设33座车站。建设者在施工中,创新出一套我国江南地区复杂地质地铁建设技术方案。    长270米的白荡南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所... [阅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