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能环球  >> 查看详情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多路资金“活水”浇灌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日期:2025-07-11  责编: 殷绪江  
分享:
   近段时间,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多路资金涌入。一方面,多家创投机构、股权投资基金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赛道;另一方面,不少地方还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并谋划组建相关产业基金,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人形机器人重点领域。
   受访专家表示,各界资本的青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活水”,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落地。同时,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具有长周期、高技术密集度与生态依赖性等特点,也决定了其发展绝非一蹴而就,需具备战略耐心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长期资本持续护航。
   7月9日,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星海图宣布近日接连完成A4轮及A5轮战略融资,两轮合计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星海图方面介绍,自2025年开启A轮系列融资以来,企业持续获得战略投资方、国家级产业基金以及一线财务投资机构的共同加持。目前,公司Pre-A轮及A轮总融资规模近15亿元。
   此前的7月7日,具身智能企业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由鼎晖VGC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多家知名财务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此举将进一步助推星动纪元机器人在物流、零售行业加速落地。
   这是近期具身智能产业融资热度高企的缩影。记者注意到,仅6月以来,就有银河通用、云深处科技、乐聚机器人、钛虎机器人等多家企业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来自IT桔子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融资额已突破230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总和。
   建投华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三部总经理熊斌长期关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发展和投资。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被普遍视为继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下一代通用平台,其融合了AI大模型、精密硬件、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资本在产业爆发前的快速响应和投入,本质是对“AI+机器人”技术融合发展潜力的价值期待,也为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提振了信心。创投机构密集出手的同时,近期多地也接连设立政府引导的产业基金,推动更多资金投向人形机器人重点领域。
   近日,规模为100亿元的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设立,该基金将重点投向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核心领域,包括湖北省重点发展的人形机器人链主企业及具有核心技术实力的零部件、脑机接口、控制系统、模型算法等战略性、先导性的科技型企业。
   记者注意到,仅今年以来,就有武汉、深圳、南京、苏州、合肥、上海、北京亦庄等地筹备和设立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相关基金,规模从2亿元至100亿元不等。与此同时,不少地方还通过财政资金支持等措施,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例如,广东省财政年初预算安排涵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在内的“制造业当家”相关资金262亿元;宁波提出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对承接国家揭榜挂帅任务的联合体创新项目,给予200万元的奖励。不过,受访人士也表示,整体来看,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尚处于发展初期,其发展本身就是一场技术、资本与时间的“马拉松”。
   “人形机器人作为典型的未来产业,其发展高度依赖资金的及时投入与资本的长期陪伴。其中,即使在商业化进程领先的工业场景,仍需2至3年时间完善技术路径;而家庭服务场景因需求碎片化、成本敏感性更高,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实现规模化落地。”熊斌表示。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也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尚处于从实验室验证向规模化商业落地发展的关键过渡期,单机成本较高,应用市场还不成熟。未来,仍需加大对关键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和市场培育等方面的投资。一方面,政府产业基金需要加大引导力度,吸引社会耐心资本广泛参与,并做好与产业发展长期陪跑的准备;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人形机器人企业的融资支持,多管齐下,共同促进产业发展。
   熊斌认为,多层次的资本支持,能够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实现从核心技术突破、场景验证到规模化落地及生态构建的全周期赋能。具体而言,需精准把握具身智能这一未来产业的发展规律,优先引导“耐心资本”通过专项基金支持核心技术攻关与早期验证;在资本接力上,VC(风险投资)阶段侧重底层技术自研,PE(私募股权投资)/产业资本阶段聚焦垂直场景商业闭环与量产降本,Pre-IPO(预上市)/并购阶段支持头部企业整合生态,从而加速技术收敛与商业化进程。(记者 郭倩)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科技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科技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科技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1978751725@qq.com 
本网公告
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
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所有。本网唯一域名(www.hqkjw.cn),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


咨询、采访、合作、投稿等请致电:13911566744(含微信)

     
 
 


 

相关文章

  • 期待!世界机器人运动员8月大比拼 期待!世界机器人运动员8月大比拼 2025-07-01 13:19:18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记者李春宇)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中旬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上演,机器人将参加田径、足球、武术、自由体操等诸多项目的消息,将期待值拉满。在30日举行的赛事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张华介绍,本次比赛不仅有体育项目,还设置了场景赛,进一步丰富了赛事内涵与外延,既展... [阅读]

  • 机器人竞争开启“抢人”模式 机器人竞争开启“抢人”模式 2025-06-23 10:31:16

       前不久,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上,机器人“选手”凭借出色表现迅速走上热搜。如今,在机器人的世界里,行走、对话、踢球都已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庞大的工程师群体正在变着花样地让它们变得更聪明。   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据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 [阅读]

  • 人形机器人产业向实用进化 人形机器人产业向实用进化 2025-06-16 11:13:11

       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在上海举办,“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在杭州举行,华中科技大学丁汉教授团队研制的“荆楚”人形机器人落户武汉并启动量产……近日,人形机器人频频登上网络热搜,展现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勃勃生机。 &em... [阅读]

  • 与机器人“同事”一起工作,你准备好了吗? 与机器人“同事”一起工作,你准备好了吗? 2025-05-26 21:19:47

       智能机器人应用已“近在眼前”,受冲击较大的行业从业人员,既要学习相关AI知识,掌握相关技术应用及运维技能,也要适应职业转换或岗位转变的新需要,主动适应人机协作的新时代。每天出门前,家里的琐事已经被“保姆”处理得井井有条;来到办公室,高效且专业的 “同事”成为你有... [阅读]

新闻排行榜